改版啦!WATER – 追蹤生質燃料水足跡的線上工具
整理:T.J. Yang
各位讀者還記得糧食、能源、水這個系列專欄的內容嗎?在專欄中提到水資源在糧食與能源的供給上佔有相當關鍵的地位。在各種能源之中,水,對於依靠生物質作為料源的生質燃料尤其重要,目前生質燃料的大宗仍然是生質乙醇。除了生物質原料(如玉米及甘蔗)生長所需要的灌溉用水之外,生產過程中的發酵程序也都需要大量的水。在早前的文章《[新聞] 生質能源是水資源的競爭者》也提到利用大型草本植物作為生質燃料源時,水資源的消耗是必須正視的問題。可以說,水的資源管理及消耗評估在生質能源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評量要素。
然而,水資源的管理同時也是讓生質燃料製造商最頭痛的議題之一。事實上,生物質消耗的水資源量除了依生物質本身的生物性質、製造程序有所不同,還與生長地的地點息息相關。因此,對生質燃料製造商來說,在專案實際執行之前對水資源消耗量作先期的管理及規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有鑑於此,隸屬美國能源部的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在2013年提出了WATER這個工具。
WATER 不只能夠幫助生質能源製造商作先期的水資源管理與評估,也能夠讓製造商將所在地區的水資源供給狀況納入考量,並依據水資源的消耗量來選擇適當的生物質作為料源。值得注意的是,WATER 裡能夠設定的參數很多-以生物質為例,它除了讓使用者選擇生物質(目前有五種可以選擇)之餘,依據生物質還有許多不同的狀態供使用者設定。除此之外,這次3.0的改版使得WATER 更加的強大,除了料源的選擇之外,也能夠將較為主流的轉換程序納入分析(著重於常見的發酵、熱解、汽化等程序)。
筆者在撰寫這篇介紹WATER的文章時,其實一邊有些感慨。相信常在關心科技議題的讀者們對於"大數據"(Big Data)、"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這些近來十分熱門的字眼一定不陌生。WATER 這項工具很明顯便是生質燃料產業與Big Data應用結合的產物,透過網路讓使用者免費使用的方式也和所謂的"開放數據" (Open Data) 不謀而合,可以說集當下火紅的概念於一身。反觀台灣,即使"智慧城市"等口號響徹天際,與 WATER 類似的 modeling 和數據應用服務及工具目前仍然相對少見,是比較令人惋惜的部分。
筆者花了這麼長篇幅介紹WATER,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連去這個網站實際操作一下,相信您也會覺得非常有趣。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