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跌跌不休的油價
整理:歐陽孚
去年一月,本站刊出〈凜冬已至!低油價對生質能源的衝擊〉一文討論當時跌破50美元關卡的原油油價。那個時候我們預期油價狂瀉的局勢應該要在2015年底或2016年上半年回穩,而原油價格雖然在的確在2015年上半年逐步攀升回到6字頭,但時序進入下半年後便一路狂瀉,在2016年一月下旬一度跌到2字頭,創下12年來新低;目前僅略高於30美元。
低油價的優點有些是一般消費大眾所能感覺到的,例如汽機車加油變便宜了。要加滿油箱,較小型的機車不需新台幣一百元,小型轎車則是新台幣一千元有找。此外,航空業也是低油價的直接受惠者,公司獲利普遍提升。
低靡的油價是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加上國與國間政治角力的後果。當經濟放緩、工業需求下降時,對於原油的需求就會隨之減少,價格會下跌;此時產油國家通常會減產以維護市場價格。但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組織(OPEC)想要打擊美國新興的頁岩油,因此不減產造成削價競爭以讓頁岩油公司斷氣倒台;而美國政府為了要制裁俄羅斯、削減他們販售石油的收入,因此只能忍痛放任油價下跌。結果碰上2015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衝擊,全球需求持續下降;而2016年1月起,伊朗的石油禁運獲得解除即將重返產油國行列,也造成市場恐慌。終於在一月底時,創下空前赤字的沙烏地阿拉伯開始與俄羅斯討論減產5%的可能。
對於生質能源產業來說,這當然會有衝擊。目前的酒精價格就比汽油價格來的高,導致在美國E10酒精汽油的成本高於100%的汽油,好在美國有政府頒定的的RFS一定程度地保障了酒精公司的利潤空間。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生質柴油上頭,雖然它也受到RFS庇蔭,但目前原料價格是高於柴油的,長期來看會降低廠商對於研發生質柴油相關生產技術的意願。
這油價到底會怎麼變,沒人能說得準。生質能源產業的前景,也還被一片迷霧籠罩,不知何時方休。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