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農村發展以及生質燃料時代
整理:T.J. Yang
其實糧食與能源之間的關係,生質能源趨勢在糧食、能源、水系列已經有另闢專欄介紹。不過最近筆者讀到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OA )的總幹事 Mr. José Graziano da Silva 在上個月月底以「Food in the Age of Biofuels」為題發表了他以一個糧食發展組織對於生質燃料需求增加的看法,以及農村及食物與生質燃料之間的交互關係,立論很精彩,非常值得一讀。
Graziano da Silva 認為現今普遍對於生質燃料的看法分佔光譜的兩邊:一邊認為生質燃料是最有潛力取代石化能源的替代方案,持相反意見的人卻把生質燃料的發展當作是引發糧食危機的潛在威脅,但其實這是個錯誤的二分法。他在文中表示,只要能夠滿足幾個條件,生質燃料反而能夠有效率地增進糧食安全。
首先,在為數不少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內陸),汽油的成本遠高於全球水準,過高的燃料成本直接阻礙了該地區的農業發展。若在生物質充沛的農村擴大生質燃料的使用率,不只可提高糧食生產力,還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產業聚落。其次,在全球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生質燃料產量逐年升高已是不變的趨勢,他認為,尚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開發中國家可以把握全球市場對於生質燃料依賴程度日漸加深的環境,提高農業產出並加快農村的開發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他強調,若以上述的成果為目標,無論是政府與產業界都必須制定具有彈性的策略與產品。舉例來說,政府須建立遏止糧食作物價格波動的機制,以平息糧食和燃料之間相互的競爭壓力。要求生物燃料與傳統燃料之比在糧食價格下跌時增加,在糧食價格上漲時下降是個可行的選項。如此一來,農民將在糧食價格下跌時持續享受到市場需求,同時消費者也可以獲得價格上的保護。
至於產品的靈活度方面,已經在巴西量產的彈性燃料車(flex-fuel vehicles)便是一個給予消費者高度彈性的例子。如果汽車既可以使用傳統燃料,也可以參雜高比例生質燃料,民眾便可以是價格波動在兩者之間做選擇,進而提高民眾對於產品的接受度。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