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台灣生質柴油產業的嚴峻考驗
去年的四月,經濟部能源局決定暫緩推行B2生質柴油的政策,主要原因為從2013年開始,中油陸續接獲近百名車主通報使用B2生質柴油之後車子出現油路堵塞或是熄火的情形。加上國內遊覽車公會認為B2生質柴油會增加維護成本以及增加路上熄火的危險性因此揚言上街抗議。雖然工研院及車測中心認為並無任何熄火案例可以證明與生質柴油油品品質有直接相關,能源局在預防事故的考量下,決定暫停使用B2生質柴油一年以釐清原因。
然而現在過了將近一年,能源局似乎還未有明確的結論。在這段期間裡,原本的生質柴油廠不是苦苦支撐便是開始轉型。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黑心食用油的事件之後,目前市場上回收廢油的價格由每公升20元大跌至每公升10元左右。對生質柴油公司來講,目前製油的成本與過去相比可說是大幅下降。然而由於生質柴油政策暫停,工廠生產的油品僅能以燃油的價格賣給中油公司,售價也比原本的生質柴油價格低了許多。因此大部分生質柴油公司收購廢油的意願也不高。根據中國時報報導,目前僅有承德油脂公司收購廢食用油再製成生質柴油。然而因為目前國內廢食用油收購價格過低,韓國的生質柴油業者也開始以高出市場價三塊錢以上的價格收購台灣的廢食用油。長此下去國內的生質柴油產業恐怕將不復存在,而廢油的處理之後也將受制于國外單位。
總歸而言,生質柴油的產業鏈不僅只影響到能源的利用,同時也關係到廢油處理問題。若是國內生質柴油廠商消失,那麼這些廢油的處理將要另尋出路,同時也產生潛在的食安危機。現在只能希望能源局能在國內生質柴油產業消失之前,儘速找出問題並提出新的生質柴油政策了。
相關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