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歐洲將成為生質燃料內需市場
整理:C.T. Kuo
荷蘭的鹿特丹(Rotterdam)生物港是歐洲最大的生物燃料和在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集群中心,當地政府也有強力推動再生能源產業的野心,他們最新的Maasvlakte 2港口擴建計畫中也為了生物基礎產業預留了一個 80公頃土地,再加上專門的工業公共事業公司包括Evides, Vopak, E.ON及Stedin皆提供了各種所需的設施,生質能源相關企業因此降低了接近20%的所需資本支出,有了這些基礎建設,新的投資者便可以專注於他們自己本身的核心業務。
鹿特丹已經是歐洲最大的生質燃料進口港口,然而在2014年時,這個港口的生質燃料經手量相較於2013年下降了百分之十五(三百八十萬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進口關稅和反傾銷稅的設置,歐洲國家減少了來自印尼及阿根廷的生質柴油進口量。而減少的進口量則由當地生產的生質燃料補充。觀察這個港口的變化可推知歐洲各國的生質燃料需求改變。
生質柴油
鹿特丹港的生質柴油進口量從一百一十萬噸下降到七十萬噸。額外的進口關稅及反傾銷稅便導致了從印尼和阿根廷進口量的減少。出口量則由一百五十萬噸上升到一百六十萬噸,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地則為英國(42%)和法國(17%)。
乙醇
在2008的高峰之後,乙醇的交易量漸漸的在2014年跌到了一百萬噸,在2014年時,主要進口國家原本為法國及英國,合起來為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出口量則從一百萬噸降為五十萬噸。英國作為主要生質酒精進口國,占了45%的出口量,而瑞典是擁有最高的彈性燃料車比例(油與酒精兩用的汽車)的國家,生質酒精需求量僅次於英國,接近總量的15%。
乙基第三丁基醚(ETBE/ ethyl tert-butyl ether)
ETBE的運輸量也從七十萬噸減少到五十萬噸,法國是ETBE最重要的進出口國家,約有55%的ETBE進口來自於法國。巴西則為第二個高,提供接近40%ETB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