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2013 年 09 月 14 日 / Phil Ouyang

[新聞] KiOR 的產量不如預期

作者:歐陽孚

 

KiOR作為少數幾間公開上市的纖維素轉換公司之一,在過去幾年來一直是生質能源界的熱門話題。他們的核心技術,是以木屑作為原料,透過催化劑與熱反應生成粗油(crude oil)與天然氣(gas),如下圖所示。

 

KiOR_BFCC

Biomass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BFCC) 轉化技術,圖片來源:KiOR官網

 

KiOR 在2007年於創投基金 Khosla Ventures (KV) 的挹注下成立,並於2011年夏天公開發行股票;KV 同時也資助了 Gevo 與 Amyris 並促成他們IPO。KiOR 於2010年初成立示範工廠,於2011年於美國密西西比州 (Mississippi) 的Columbus 建立商轉規模的工廠;2012年10月正式生產,成為全美第一間商轉規模的纖維素燃料工廠。在2013年第二季,Columbus的工廠一共產出了 7.5萬加侖的燃料。然而這樣的產出並不理想。

 

因為原本KiOR對外宣稱他們當季能生產30萬至50萬加侖,7.5萬等於是原本低標的四分之一,讓外界紛紛猜測他們的生產程序是否出了問題,也讓股價由八月初的4.9 USD 一路下滑到當前的1.7 USD 不到;對照2011年時風光地以15 USD進行IPO, 現在景況實在淒慘。不過KiOR對外否認是生產程序出問題,並且仍然預估今年的總產量還是會在100到200萬加侖之間。

 

 

不過顯然投資人並不能接受這種說法,一位KiOR的投資者在8月的時候向法庭提告,聲稱管理團隊在過去一年以來隱瞞生產不順利的事實,並且發佈誤導投資人的聲明,讓大家認為一切都如期進行,以維持公司的股票價格。不論 KiOR 如何對外發佈資訊,目前產量不如預期的狀況其實是可以預期的。纖維素酒精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產量擴張到商轉規模;或者說,這是所有次世代的生質能源均須面臨的挑戰,看看 KiOR 的難兄難弟 Gevo 即可見一斑,之前開始大量生產丁醇時遭遇細菌汙染問題,股價由全盛時期的25 USD 跌到現在 2 USD 有找。但無論如何,在開發新能源的路上總是有人要打頭陣當先鋒的。與其唱衰他們,不如還是多一些支持鼓勵吧!

 

延伸閱讀

[產業] 次代生質燃料上市公司觀察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