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藻類綠建築BIQ
綠建築一般是指建築物使用環保材料並採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營建方式蓋成的建築物。台灣有名的綠建築諸如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或是成功大學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但是今年三月在德國漢堡出現了一棟名符其實的”綠建築” –在建築外面的百葉窗培養綠藻以供應整棟建築的能源。這棟實驗性的建築叫做Bio Intelligent Quotient (BIQ),由建築師Splitterwerk設計而成,正在德國漢堡作為國際建築展展出。
BIQ最大的特色即為東南以及西南邊窗外安裝了平板式藻類培養反應器,一方面作為百葉窗使用,在夏季可遮蔽陽光降低室內溫度並隔絕外部噪音; 另一方面則為培養藻類生物質。藻類百葉窗經由自動控制,可自動調整角度隨著太陽旋轉,內部則持續通入二氧化碳以供藻類生長。
當藻類生長到一定濃度後,即可經由下方收集管集中收穫,然後藉由厭氧發酵或是熱裂解的方式製造沼氣,而這沼氣可經沼氣發電機或是燃料電池產生電與熱。電力可用來供應建築所需,產生的熱則可用來產生熱水、暖氣或是儲存於地下鹽水池以供日後所需。
BIQ作為全球第一座利用藻類來供應住家電力的實驗建築,希望能經由此一例子示範藻類可作為環保建築的材料並供應家用能源。國際建築協會希望此計劃若能成功,可將此技術拓展至世界各地成為新的建築標竿。
相關文章
最后一张图片bioreactor中的C写成了K==!